叶冉眉心更是能夹死蚊子,脱口问出三人共同心声:“你怎会知那是个什么死法?!” “马上风还能是个什么死法?从前听人含含糊糊提过,自己再大致猜一猜就知了。”岁行云心中闷烦忧虑,答得敷衍。 她很怕卫令悦事前并未筹谋周全,无后手或没扫干净把柄。若真如此,替素循扶灵归乡恐成死路一条。 叶冉似个焦头烂额的老大哥,又惊又愁地猛一拍桌,语气有些重:“你小姑娘家家的,如何听得这种污糟事?!希夷岁氏好歹一方望族,究竟如何教养你的?!简直没点好姑娘的样子!” “要你管我家如何教养的!这与姑娘小子有何关联?”岁行云眼眶突兀微红,将他未尽之言强硬地顶了回去。 “世间有人出这样的事,自就有人说嘴,有人说自就会有人听见。姑娘小子都长了一样的耳朵,凭什么你们听了就叫‘增广见闻’,我听了就不算个好姑娘?!” 进府数月来,她一惯都是油滑随和的模样,极少当面这般强硬与谁冲突。 偶有与他们三人意见相左时,甚至被质疑被训斥时,就算据理力争,也会尽量温和克制地寻求折中之道,几乎从未如此刻这般暴躁地只顾宣泄情绪。 叶冉被噎住,飞星也有些手足无措,讪讪看向李恪昭。 李恪昭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岁行云却稍敛了周身火气站起身,垂首执礼。 “是我失态,这就自去西院领罚。请公子见谅,也请叶大哥海涵。” ***** 独自退出书房后,岁行云整个人被一种突如其来的低落与愤懑包裹,一层层密密实实缠在心上,几乎要喘不过气。 叶冉没有恶意,他年岁最长,理所当然是老大哥,愿提点着小的,也是想为她好,她懂。 可他的指斥之言无意间勾起了她记忆里的久远过往,又偏赶在她正为朋友的生死大事揪心之时,她实在忍不下心中突然蹿起的那股委屈邪火。 岁行云上辈子生于清贫的市井之家,父亲因病早逝,母亲靠在贫民聚居的街巷摆简陋小食摊,独自将她与兄长抚养成人。 那时“希夷岁氏”早已不存于世,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既无田产也无宅地,更无宗族荫庇,小时许多年的日子都过得清苦破落。 幼时所居贫巷有一落魄书生为邻,因受过她母亲赠食之恩,便教授兄妹二人开蒙识字。 奈何她的兄长极有天分,没到两年,那书生就再没什么可教。 后世的书并不算金贵,但那时母亲的小食摊所挣微薄,还要攒钱,以便兄妹二人再大些时进书院正经求学,便拿不出买书余钱。 岁行云在坊间市井瞎胡乱窜,意外发现花楼与小倌馆这两处竟时常能得些不要钱的书。 因花楼俏姐儿和小倌馆的小郎君们时常接待些风雅恩客,为投其所好,三不五时就会买些书“装点门面”,也会囫囵读一读,以便与恩客们更有话说。 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无专门书房,已读过不会再看的书没处存放,隔段时日便会清理,让人拿去扔掉或烧了,免得占地方。 岁行云是个久混坊间的小机灵鬼,没什么拉不下脸的,得空就与兄长一道在花楼、小倌馆后门溜达,瞧见有人出来烧书、扔书就凑上前去笑嘻嘻说好话讨来。 日子久了,城中好些俏姑娘与小郎君都知有这么对好学爱书的古怪小兄妹,觉得有趣,也有几分怜悯,便时不时将他们唤进去说话逗个趣儿,请吃些点心瓜果,再将不要的书给他们。 这种情形持续好几年,直到她的兄长进了官办书院,年年都因考绩优异能得书院奖赏的“膏火银”,这才不必再去问人讨书。 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在那种地方混久了,区区“马上风”算什么?更猎奇的事她都听过! 但在这些场合里滚大,原本又出身清贫寒门,其后虽经三年求学及四年军旅的磨练砥砺,市井气息还是不可避免地烙进了岁行云骨子里。 吵嘴骂仗、打架斗殴,这种事撸起袖子就能上。与人言谈从来荤素不忌,什么话都敢接。气急或乐过头时爆些粗俗口癖,那就更如家常便饭了。 此时此刻,她落寞行在通往西院的路上,前所未有地想念那个此生再回不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