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见肘起来。 成天吃不饱的宁砚就将主意打到了书房里那成架成架的书上。书在古代可以算是奢侈品了,卖上一些至少缓解目前的窘境是可以了。 但宁砚只是露了这么一点小苗头,他娘白淑兰差点没用命来劝他打消这个念头,说什么她以后去了没脸见他爹,没脸面对宁家的列祖列宗。 他的童养媳陆秋歌也暗自垂泪,让宁砚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就算是没吃饱宁砚也说吃饱了,因为他清楚,他一旦开口,家里的两个女人就算是自己空着肚子,也要让他吃好。 他只是读书写字,而两个女人要操劳家里,还要做农活,接私活,起早贪黑的,如果空着肚子,身体肯定承受不下去。他也想过帮忙,但他一开口两个女人的反应就和他要卖书是一样的。 所以宁砚就像现在这样,在他娘和陆秋歌下地的时候,他就在书房闭门读书。宁砚之前是专门研究宋史与明史的。 在穿来之前,正在做的课题就是“宋朝到明朝科举制的变迁”,各种文献不知道看过多少,再加上原主留下的扎实的底子,他再努力一个月,乡试不敢说,对即将到来的院试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唯一让他发愁的就是怎么能让家里的人先吃饱穿暖了。看着这一屋子的书,宁砚开始惆怅起来,明明坐拥一座金山,却一点都不让他动用。 他不想要什么书香墨香,他只想要米香面香。 突然,宁砚脑海中滑过了一抹亮光,身体也不自禁的微微前倾。 不让卖,他可以租啊。 他们书院有寒门书生,也有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这两种人都是可以租借书籍的对象。 对寒门的可以借些儒家著作,对那些无心读书的人他可以租借一些杂家书籍,或者是志怪记神的书,比如《山海经》之类的。 这些书虽然对科举没有帮助,但胜在有趣,很适合那些不想学习但被家里人逼着在书院读书的富家子弟。 反正他祖父当了十年的翰林,积蓄基本上全部用来收藏这些书,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总有能满足他人需求的。 这样想着,宁砚也坐不住了,起身就走到书架之间开始挑选书籍。他的病已经大好,不日就要前往县里的书院,如果这些书都能租出去,他下次回来就能买点米面回来了。 刚等宁砚找好要带的书,书房门就被推开了,一个脸型五官姣好秀丽,但因为长期食不果腹、日夜操劳而身影瘦弱,脸色苍白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叫陆秋歌,是宁砚已经去世的爹买到宁家的,比宁砚大两岁,宁砚还小的时候都是称呼她为姐姐的。 陆秋歌一身麻衣,双眸恬静,脸上带着愉悦的轻笑,刚进门开口便说到:“砚哥儿,村头的张大嫂今天给了我两条鱼,今天你可以吃……” 话音到这里戛然而止,因为陆秋歌看到了宁砚正准备往箱笼里放的一摞书。陆秋歌清楚,宁砚平日去书院根本不会带这么多书。 脸上带着的轻笑隐去了,恬静明亮的双眸也黯淡了几分,抿起唇看着宁砚,沉默不语。 宁砚之前就是女人,也喜欢用沉默来表达无声的抗议,所以他很吃这一套,尤其是面对一个全心全意对你的人。 将手中的书放进箱笼,宁砚走到陆秋歌的面前,认真的解释道:“秋歌,我不是要卖书,我保证,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定把书一本不少的带回来。” 陆秋歌仍旧没说话。 宁砚放软了语气继续说到:“你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把我带了几本书和书名记下,等我下次回来,你检查好不好?” 陆秋歌到宁家的时候,宁远平还在,教宁砚读书的时候,陆秋歌也跟着学了一些,所以宁砚才会说这话。 宁砚说这话本来就是想让陆秋歌相信他,没想到陆秋歌还真的上前将箱笼里的书拿出来,在心里记下后,又一丝不苟的将书给放好。 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