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要是没得救,你去了同样无济于事,你大可不必赶这时间。” 燕王还怕儿子误解他,叹口气道:“不是老子非要跟你过不去,这事哪怕我同意,宫里也不会同意。你作为宗室子弟没宫里同意轻易出不了京。” “不试试你就知道?” “我当然知道!别说只是谢家老太太病了,当初我得知你的消息就是在初冬,本来等不及立刻想要南下接人,也被皇兄劝住了,说十九年都过去不急于一时,最终挨了两三个月过完年才得以成行。你自己想想,谢老太太生病还能比老子有了亲儿子的消息重要?皇兄凭什么准你?” 谢士洲不甘心,去试了试,他甚至去了寿康宫,结果太后跟燕王母子一条心,说的话都差不多。现在就派太医去蓉城,但是他不能去,好赖在京里过完年,实在不放心也等年后动身。 太后还想起来钱玉嫃曾说过弟弟宗宝要应接下来这届科举。 他既然没求恩典,总要回祖籍地去应试,那正好,明年科举开考了,钱宗宝过完年也要准备回乡,两人还能结伴一起。 连太后都不肯应他,这事自然是不成,谢士洲只得让一步。 因为夫妻两个在房里商量过,杰哥儿听了不少。他本来只知道爹是燕王唯一的儿子,还奇怪自家美妈出身竟然不高,为此他脑补过许多剧情。 之前三个月一直没听人详细说过,这才听出一点门道。 老爹说谢家对他有十九年养恩,尤其老太太对他多好多好。凭这话,看过无数狗血的杰哥儿立刻把剧情补齐了,敢情是王爷南下去四川找了个“夏雨荷”,十九年后引出一场认亲大戏。 难怪老妈能进王府,他俩在四川就搞上的。 再说谢老太太这个病,作为富商家的老太太时不时闹头晕头痛,这听着贼像后世那些富贵病,搞不好就是大鱼大肉吃出来的三高问题。 要真不幸给他言重了,那别说去一个太医,去十个八个也治不了,只能调理,还得修身养性。 第90章 太医院里正好有个祖籍地离蓉城不远并且擅长医头上那些毛病的, 奉皇命第一时间出了京。皇上让他径直南下蓉城, 去给谢家老夫人看病。还给了恩典, 允他顺便回老家看看。 将近年末让人出京本来挺不人道,想着能顺便回乡一趟,看看堂兄弟表兄弟侄儿外甥, 也就没什么好埋怨了。 要不是谢老太太这一病,他们在太医院待着就没有离京的可能,皇亲国戚天天拿着牌子来请,众太医谁不是忙得团团转?这趟领差事南下跟告假似的。 平常随时都要为好几位贵人调养身体,这一出去只需要盯着谢老夫人一个, 不比待京里边轻巧? 风险还是有,这病要是治不好兴许会被世子怪罪,可这种事太医们早习惯了。 李太医带着医案领着药童由官兵护送着出了京城,看他动身往南边去了,谢士洲才稍稍松了口气。 “我们成亲时老太太还硬朗得很,才四年不到,怎就不好了呢?” 一般说来, 人天天都高兴,吃得好睡得香不太容易得病, 那些心里揣着事总不开心的,才会三天两头看大夫。谢士洲总觉得老太太活到这岁数, 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尤其谢家现在没了他这个搅屎棍,谢士骞和谢士新还有把人气病的本事不成? 他因为担心,憋着这事儿总是过不去, 钱玉嫃不能让他别去想,只能陪着些,说好听的劝一劝。次月初一钱玉嫃冒风寒去拜了庙,求菩萨保老太太过去这个坎儿。 拜完回来没几日,就有自蓉城送回京里的信,是李太医请庞大人送的,信上写了他的一些判断,因为这玩意儿是给谢士洲看的,他没写得太专业,只说谢老太太这个情况,只能调养没法根治,他估计要在蓉城待一段时日,待老太太的病情好转,情况也稳定下来,留两张方子给他们以防万一,再行离开。 这封信上也提到谢士洲非常关心的病因问题。 据太医的说法,问题应该出在两个方面,第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