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双宝鉴

第222节


手里捧着圣旨,嘴里叫着“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等的话,那太监手中拿的圣旨,就是这副模样!
  “圣旨?”
  张继业和张国年父子又忍不住再问了一下,不是对老吴的不信任,而是实在有些觉得不可思议,虽说之前张灿还得到了一颗无价之宝夜明珠,但得到皇帝的圣旨,却又是另一种震憾,毕竟那夜明珠是传说中遥远的东西,而圣旨,却是觉得真实一些。
  “对了,就是圣旨!”
  老吴一边拿着圣旨细看起来,一边又啧啧赞叹,“啧啧啧,这……无价之宝啊,无价之宝!”
  一连说了两句无价之宝,让张国年和张继业父子都觉得这东西是真值钱了。
  “历代皇帝皇朝众多,圣旨流传下来的,也不在少数,但极具珍藏价值和有特殊意义的却是不多,但凡历史大事时,皇帝为了那些大事而颁发的圣旨,就具有特殊意义了!”
  老吴叹息不已,然后又把两只青花瓶鉴定了一阵,不禁又叹了起来,这表情还让张国年张继业父子以为东西不值钱了呢。
  “吴叔,这……这瓶子不值钱吗?”
  张继业小心的问了一声。
  “不值钱?”老吴一怔,随即摇头道:“这两只瓶子,是真正的元青花,因为元代青花瓷存世量极少,元青花造型硕大,胎厚,体重,气势磅礴,有蒙古人马上功夫,性格豪迈的意味,而在现代,也只有一对青花象耳大瓶出世,早在一九三八年,这对象耳瓶被华侨卖到国外,因瓶颈有‘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拾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的铭文,其中至正十一年的纪年非常明确,指的是公元一三五一年,所以这对大瓶就成了元青花最重要的依据,这样的大瓶,迄今为止只发现一对,凡是研究元青花的书籍都会提到它,也因为它的研究成果问世,导致元青花价格飞涨,成为收藏者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张国年和张继业父子听得头都大了,对老吴所说的这些典故,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只是这对瓶子值不值钱。
  当然,他们也不是贪钱,只是在这个时候,心里是这个盼望意思而已,谁都不会希望它们是赝品,是假货!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上门了
  老吴说了半天,却见到张国年父子两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意思,想了想不禁哑然一笑,当即又说道:“呵呵,换个说法吧,这样说吧,那两只元朝的青花瓷,每一只的价值都在一千五百万人民币以上,这还只是普通市价,如果放到大的拍卖行运作,价格就只会更高,这两只青花瓷又是元青花,元青花存世品极少,尤其珍贵,所以说,两只青花瓷的总价值只在三千万以上,这还是很保守的估计!”
  张国年和张继业父子都不禁瞠目结舌的,不知所措,而老吴是知道他们父子听不懂自己说的那些历史和技术上的话的,所以换了个最直接的说法,直接说能值多少钱,他们一下子就能明白了!
  但老吴说的价钱还是吓到了他们,之前张灿得到过的珍宝,让他们都已经觉得这是一生都难得碰到一次的事情,但没想到,张灿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到了,这个运气,好得实在难说了!
  呆了一阵,张国年又指着那个圣旨问道:“那这个呢?”
  在张国年心里面,圣旨虽然也是很珍贵的东西,但应该是还及不上元青花瓷瓶吧。
  老吴摇头笑了笑,倒真是觉得没什么话说了,张灿的运气,那实在不能叫运气好了,就像天底下的好事又砸到他头上了。
  笑了笑才苦笑道:“国年兄弟,本来我还觉得我们店开张还需要多找些好东西来撑场面,我还煞费苦心的想着,不过都是我多想了,呵呵,现在我们有夜明珠,有元青花瓷,有雍正的圣旨,足够了,这一件圣旨……”
  老吴说到这里,瞧着张国年父子小心的盯着那对青花瓷,估计他们以为圣旨的价值不如青花瓷,不禁直是摇头,又笑着道:“兄弟啊,这圣旨……呵呵,我也不好说,这种珍贵之极的文物古董价值,用钱还真不好来衡量,但是我估计如果拿到拍卖行进行拍卖的话,这至少要值一点五亿人民币以上!”
  “一点五亿?”
  这一下可是把张国年和张继业父子都吓了一跳,抬头盯着老吴直发呆!
  老吴点点头道:“这只是我的估计,康熙皇帝赐平西王吴三桂的一幅圣旨,九四年在香港苏比拍卖行拍出了一亿四千七百万港币的高价,而那只是九年之前的拍卖价格,如果换到现在,m.NANchAng791.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无双宝鉴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