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 “谢谢校长照顾学生。”方年诚恳道谢。 杨余良摆摆手:“客气了,是我应该感谢你才对,这件事情其实拖了有几个月,我也是考虑到你特别成立了项目基金,应该有这个意向。” “是的。”方年也没瞒着,“前沿投资了不少学术研究项目,需要把成果转化为应用,需要这方面的经验; 虽然跟复旦科技园共建的这支私募基金将只针对复旦成果转化,但不影响积累经验。” 杨余良微微一笑:“那就好。” 接着好奇问道:“好像你对基础学科方面的关注度非常高,同中科大的合作有划定学科; 看起来是以基础学科的数学物理为核心,建设基于信息产业领域的交叉研究中心?” 方年点点头:“是的。” “前沿的规划比较大,目前还在基础技术积累阶段,前沿社团和前沿院都是为了技术储备做准备。” “学术研究项目也是在积累技术。” 听方年说完,杨余良眉头一挑,很好奇地问道:“前沿的规划到底是什么?” 接着赶紧补充道:“如果不方便的话,不用回答。” 虽然一家公司的业务发展不会是太大的秘密。 因为最终还是要形成产品对外销售,最好人尽皆知的。 但杨余良依旧觉得自己是在打探某种秘密。 方年轻笑道:“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前沿现在有一款不足够优秀的‘女娲’系统,规划就是围绕着系统生态发展。” “只不过真正介入以后,才发现,哪怕只是服务于手机的操作系统,其复杂度远比想象中要更大。” 杨余良和气一笑:“这不难理解,想想微软。” “虽然只是服务于手机的操作系统,如果真能发展起来,你或许将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闻言,方年微笑道:“学生从未想过成为谁。” “……” “哈哈哈,好!”杨余良赞许道。 接着话锋一转:“上次听你说起过,有想要在申城建设一所联合前沿院,还没做好打算吗?” 听杨余良主动提起,方年眨了眨眼睛:“这也是学生想请校长帮忙的第二件事。” “联合前沿院的建设在前沿的综合构思中,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最终内部讨论了个折中方案,以一家高校为主,邀请覆盖范围内的其它高校相关领域优秀教授入驻…… 校长觉得可行吗?” 方年的话语落下后,杨余良沉吟片刻。 最后冷静道:“别的不好说,申城范围内应该可行。” 一听这话,方年飞快道:“谢谢校长!” 见状,杨余良忍不住伸手虚点两下。 “你啊你,我可没答应你,替前沿出面!” 方年笑着道:“校长,别的我不敢说,但前沿院的建设,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促成申城高校基础学科内部交流,加强人才吸附能力。” “这我信。”杨余良认同道,“你先说说看,在申城你想要建设的是哪些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 方年早有准备,边从书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杨余良,边说。 “哲学、凝聚态物理、生物工程、心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以及大力发展或新建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自然语言、机器学习等学科。” 杨余良翻完方年递过去的资料,沉吟着点头:“计划很不错。” “前沿想要在哪里建设?投资多少钱?” 方年飞快回答:“张江,5亿起步,分批投入。” “如果能在院名上突出复旦,我可以帮你。”杨余良平静道。 方年就笑:“这当然没问题,我是复旦学生。” “……” 最终,杨余良硬是当场确定了院名: 前沿?申城·复旦联合技术研究院 下署其它高校标识。 杨余良甚至主动揽下了说服其它院校同意这个署名方案的活计。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不过并未直接进入筹建工作,杨余良给了个保守时间,十一国庆假期后。 方年没意见。 杨余良不会无的放矢,既然答应下来,事情就妥了。 之后的事务,想必陆总会很熟练。 约莫在校长室待了一小时,方年才告辞离去,可以说是许下一堆空头支票,满载而归。 ====== 三节求订阅和月票。 今天一定会有第二更,谁能想到除了中秋国庆居然还有第三个节日……十分感谢建国同志,希望人有事。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