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去走自主招生的路子很麻烦,文史哲学类需要一篇三千字的文章,这东西又不是写小说,其实还蛮难的…… 闻言,王洪海摆了摆手,笑着道:“不用客气。” 接着问:“小方同学,你现在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大学有没有想好的专业。” 方年回答道:“理科,哲学。” “理科生选哲学?” 王洪海惊了:“严格的说,哲学是个文科类专业,不过我校还是招收理科生的,但名额不多。” 哲学其实算是个冷门专业,一般人不会上,甚至容易被调剂,这点倒是问题不大。 转来转去,方年忽然发现,通过高考的方式最简单。 这个时候,方年深刻的体会到了不同的环境差距。 如朱建斌一开始就说过的话,读书是棠梨这种小地方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而现在,一些事实很明白的摆在了眼前,其它的机会对棠梨出生的人来说,太难太难。 方年其实可以有盘外的办法上复旦。 比如缴纳一笔可观的赞助费什么的。 顿了顿,王洪海补充道:“当然,其实还有别的方式……” ……说完了正事。 按照常理来说,饭桌上应该是推杯换盏,你好我好大家好。 方年懂这些。 但心情不是太美丽,额外的也不好给‘王哥’当助攻。 关秋荷则摆出了平常的清冷模样。 但,这些都难不倒王洪海。 他吃了几口菜后,放下了筷子,细致的擦了擦嘴,喝了口水,接着才一脸微笑的开口。 “秋荷,我听你的朋友说,你在毕业分配工作的时候就离开了申城,去了一个偏远的乡镇?” “你在那里过得好吗?” “我听说那个地方在地图上连个点都没有……” “……” 语气很柔和。 总体来讲,是有那么点温柔绅士的感觉的。 关秋荷露了冷淡的笑脸:“劳王师兄关心,我过得挺好的。” 王洪海也不尴尬,笑呵呵的道:“关师妹这次回申城,是打算留在这里发展了吧?” 关秋荷摇了摇头,认真的回答:“王师兄你误会了,我这次来申城是旅游的,顺便路过。” “我在你说的那个地图上连点都找不到的小乡镇过得还不错。” “哦,是吗?”王洪海一愣。 “就没想过要回申城发展?”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但也有小地方的坏处,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很难与主流社会接轨。” 关秋荷敷衍道:“我比较喜欢清静。” “……” 关秋荷的敷衍,方年看得很清楚,他也不知道这两人之前发生过什么,无意探寻。 这家饭店的餐点不错,让方年胃口大开,不过还是很控制的只吃了个七分饱。 差不多时,关秋荷恰到好处的擦了擦嘴。 “王师兄,今天谢谢你,下次有机会再见。” 王洪海愣住了,接着连忙道:“这么快就要走了吗?好不容易见面,待会一起喝一杯?” 关秋荷矜持的摇头:“不了,晚上喝酒胃不太舒服。” “那我送送你们。” 这时的王洪海很知进退,连忙道。 关秋荷挥挥手:“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要去外滩走走,吹吹冷风。” “小方是第一次来申城,他妈妈拖我照顾好他。” 这时店里的服务员将关秋荷寄存的东西送了过来。 关秋荷接过后又说:“这么晚还麻烦你跑一趟,实在不好意思,不知道王师兄喜欢喝什么酒,随便买了两支。” 王洪海愣愣的接过后,关秋荷带着方年离去…… 走出去很远后,都到了外滩的人潮中,关秋荷才开口解释。 “一个朋友说王师兄刚好在复旦招生办工作,我想的是饭桌上可以聊聊一些明面上没有的其它捷径。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