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也无法再用,大明官员们或许会接受其他流贼投降,但是绝对没有人敢接受高迎祥投降,此人已经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崇祯誓要杀之而后快,车厢峡的一幕没能重演,孙传庭不是优柔寡断的陈奇瑜,会幻想招安这群农民军,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全歼这伙巨匪!统统杀光! 一番激战下来,农民军分崩离析,高迎祥受了伤,和几名心腹手下藏在一个山洞里,最终被官军发现,被抓了起来。 这些年来,西北的农民军纵横中原腹地,在官军的重重封堵中,总能像灵活的泥鳅一般,自包围中穿透出来,而后便会祸乱官军身后毫无防备的府县,待到官军主力追来,他们早已带着抢掠来的财物逃得远了。 在这些农民军首领中,闯王高迎祥无疑是声势最大,威望最高,实力也最强的一人,他的死,无论是对农民军的实力还是士气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刚刚接到高迎祥被捕的消息时,崇祯的内心其实是非常怀疑的,他手下大臣什么德行,这些年他也慢慢地有所了解,杀良冒功是常有的事,把败仗说成是胜仗也不稀奇,和这些手下接触越深,他心中的绝望情绪也就越深。 然而,当曾经不可一世,侮辱先皇祖陵的高迎祥终于被押解到了京师的时候,崇祯的心情终于变为狂喜,他仿佛看到了平定乱世的曙光。 在他有意的带动下,京师的勋贵大臣纷纷喜欢上了豪华舒适还安全的四轮马车,订单雪片般飞往青州府的和记工坊,前几日赵无忌上了折子,除了汇报青州府今年秋季粮食丰收,商税翻倍的大好局面外,奏折末尾还提了一句,说道四轮马车销售火爆,陆陆续续又有近百万两银子进账。 去掉成本,利润大约七十万两银子,赵无忌表示这几日便会派遣人手,将四十万两银子送往京师,缴入皇上的内库,至于剩下的三十万,将会大部分投入到造船海贸中去。 这是双喜临门啊,崇祯皇帝最近心情大好,走路都带着风,脸色也慢慢变得红润起来,周皇后发现皇上的变化,心中也是喜不自胜。 今日崇祯召集手下重臣在这里议事,商议的主题乃是和满清有关,就在昨日处死高迎祥之时,满清的使臣也进了京,带来了皇太极的国书,皇太极想要和大明议和。 “都说说罢,满清要和我大明议和,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崇祯环视了一圈周围的群臣,缓缓说道。 两国议和不是小事,是以就连许久都没有上朝,一直在家养病的兵部尚书张凤翼今日也抱病前来,当他不在朝堂上的时候,兵部的大事小情都由兵部侍郎杨嗣昌处理。 原本因父亲,前三边总督杨鹤去世,杨嗣昌一直丁忧在家,(丁忧是古代一种道德礼仪制度,儒家一向尊崇孝道,官员在位时,若是有父母去世,就必须辞去官职,返回祖籍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没有担任任何官职。. 但是崇祯如今面临无人可用的处境,他对杨嗣昌又是极为欣赏,所以破例下旨夺情,将杨嗣昌任命为兵部侍郎,代替体弱多病的张凤翼主管兵部日常事务。(夺情也是一种古代礼俗,当官员丁忧时,皇上可以特别下旨,召集官员重新任职而不会被儒家道德所批判,因为古代‘忠’是放在‘孝’前面的。) 兵部尚书张凤翼因年老体弱,崇祯特赐锦凳一个,老大人坐在凳子上,咳嗽了两声率先开口说道:“皇上,满清者,虎狼也,与之议和,犹如与虎谋皮一般,凶险非常,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好背信弃义,皇上,不可轻易相信鞑子的一面之词。” 崇祯听了,微微点头,他上任以来,和皇太极打了九年的交道,皇太极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心里清楚是一回事,具体该如何处理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温体仁也上前一步:“张阁老之言甚善,然老臣以为,不妨与之虚与委蛇,所谓攮外必先安内,如今贼首高迎祥刚刚授首,乱匪已然丧胆,此时正宜一鼓作气,荡平匪患,实在不宜再与鞑子节外生枝,不知皇上以为然否?” “嗯,两位老大人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语,朕心甚慰,不知其他几位爱卿可有何见解?”崇祯看向身边其他重臣。 杨嗣昌略一沉吟,便看向礼部尚书孔贞远,“文弱敢问孔阁老,满清使臣谈及议和一事,可有何附加条件?”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