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八十三章高产作物


    原来那日赵无忌登门拜访,说道自己种植了两种高产作物,产量非常之高,想献给皇上,邀请李府尹到场做个见证,并说明届时魏国公也会到场。

    民以食为天,李府尹自然知道高产作物的重要性,实际上,大明最近西北的匪患,根源不就在于粮食不够吃吗?

    自从西北旱灾频发,吃不饱饭的农民起来造反,如何对待这些乱民,朝堂上向来是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剿灭,一派主张招抚。

    杨鹤就是招抚派的代表,他担任三边总督之时,对待境内的农民军,采用的就是招抚的方针,他认为,这些造反的乱民,之所以会造反,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是贼人,而是在这种天灾下,饿的没有饭吃,民不聊生之下,才会造反。

    所以杨鹤对待西北的流贼,采取的是招抚为主,剿灭为辅的原则,不得不说,杨鹤对流贼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地招安了境内的几乎所有流贼,成绩斐然。

    然而,杨鹤看到了开头,却没看到结尾,他判断对了流贼造反的根源,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然而最后一步棋他没走好,直接导致了他的满盘皆输。

    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源还在于粮食不够吃,能有一口吃的,谁也不愿意提着脑袋造反,然而接受招安之后,杨鹤的赈济出了问题。

    杨鹤招抚了大量的流贼,他们一开始也确实是实心实意的投降了,然而崇祯没有钱,杨鹤费尽心血,总共才找到了十万金,此外还有藩王捐助的五万两银子和粮食两万两。

    看着东西不少,但是流贼更多,这么多的粮食和银子砸下去,只救济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其他人没想到投降也吃不上饭,那也不能活活饿死啊,于是再度叛乱,又干起了流贼这份有前途的工作。

    杨鹤招抚的流贼,降而复叛,于是他受到朝中众多御史的弹劾,质疑他招抚不力,这直接导致了杨鹤的去职。

    接任杨鹤的是洪承畴,作为崇祯年间难得的能干之臣,他与杨鹤有一点立场相同,就是流贼的起源,皆是因为吃不上饭,民不聊生。

    然而杨鹤的下场,给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洪承畴属于主张剿灭的那一派,他的原则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杀的人头滚滚,杀出一片太平。

    洪承畴只要发现了流贼的踪迹,就会立即派出手下大将,率领大军,穷追猛打,除恶务尽,杀贼数量越多越好,很少接受流贼投降,反正即使流贼投降,他也养不起。

    他这么做,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有些人眼里,如此杀戮过重,未免有失天和,此外屠戮的都是大明子民,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迹。

    总而言之,大明西北的乱局,根源在于旱灾导致的缺粮。

    所以李府尹得知赵无忌有了高产作物,还一下子就有了两种,顿时心里就是激动万分,看向赵无忌的眼神,就跟后世的彩民看着五百万大奖时的眼神一样一样的。

    他看着五百万,哦不不,看着赵无忌,强行压抑住自己兴奋的m.NaNChANG791.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