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 石采文才不会在乎呢,只要以后有地位更高,名声更大的男人出现在她身边,周然就是那被踩入泥土的尘埃,谁还会记得他? 石采文可太清楚百姓想要看什么,听什么了,也知道史书最乐意记什么,包括野史。 “这世上,也就只有你才会在乎这些,古板的女人。”石采文这个时候也不忘踩杨可卿一脚。 就好像杨可卿非要带着这些野史到她面前嘲笑她一样。 杨可卿呵呵一笑,“回去我就参你一本,说你不务正业,玩忽职守,建立古城互市的事毫无进展,成日里在起沙城内揽权。” 石采文想起来了,杨可卿现在是御史。 “陛下怎么会让你这个私心愈胜的家伙当上御史。” “不服?不服回京,同陛下哭一哭,或许陛下会看在你哭的真切的份上,贬我的官。” 杨可卿完全就是有恃无恐,说的话要多气人有多气人,惹得石采文一个大白眼翻过去。 石采文和杨可卿在起沙城会面后的事情暂不必说,两人斗嘴归斗嘴,正事谁都不会少干。 所以很快,沈玉耀就看到了起沙城和古城的改变。 石采文在领兵打仗上的天赋,暂时没有展露在大众面前,虽然曲川和沈玉耀都知道她有这方面的本事了。 不过她搞经济的本事,早就已经被大众熟知。 起沙城也好,古城也好,在石采文动手之前,都不过是个偏僻到沙匪都不想呆的地方。 而现在,石采文借大庄朝廷的帮扶,又连上了西南关,和更西的一些小国,硬是在大庄原本的国界线上,拉起了一条商路。 这条商路一旦彻底顺下来,之后会给周遭以及大庄,带去数不尽的财富,百姓的生活质量将会成倍上涨。 同时,石采文还在佛国种下了之前在更南之地找到的高产良种,并且带去了一个绝好的消息。 佛国的粮食是一年三熟,也就是说,一年的时间,大庄可以收获往常三年的粮食。 原本对于打仗这件事并不是非常赞同,甚至私底下还议论沈玉耀是个穷兵黩武的人物的官员们,这下子全都闭了嘴。 而之前吏部草拟外派官员名单的时候,所有京官都恨不得绕着吏部走,现在吏部刚刚宣布要安排一部分人去佛地稳定局面,门槛都要被络绎不绝的人们给踏破了。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以后这个佛地,一定是个好捞油水,能做出成绩的绝佳之地。 不过这次去佛地的人选,沈玉耀早就已经定好了,之前培养的一部分女官已经都派去了草原,这次则是培养的第二批,同时还有这段时间在地方上表现很好的一些年轻人。 这一通抽调后,大庄内部的官员更加捉襟见肘了。 沈玉耀不得不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如果文官不够,打下来再多江山,那都是给乱臣贼子送好处。 就跟当年的秦帝国一样。 她现在已经够冒进了,接下来该稳扎稳打一些了。 沈玉耀直接颁布旨意,宣布接下来几年,要休兵养民,所有精力都从军事扩张上,挪到搞建设上来。 之前被沈玉耀放置不用的一些官员,可算是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他们再也不会窝在茶楼酒肆,说当今皇帝如何如何,而是兴高采烈的去官府当值。 然后满腹激情的将写满他们治国之道的折子送上去,期待沈玉耀能看他们一眼,给他们一个为国尽忠的机会。 大部分折子,都被尚书们直接压下来了。 没别的原因,纯粹是不想送上去丢人。 尚书们真的很想将那些胆敢递这种治国折子的小官提溜到跟前,仔细问问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谁给他们如此多自信? 他们怎么会觉得自己那点儿见识,能写出旷世奇论来?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