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问题被提了出来,朱允炆一一处置。 孙-文举起身,对朱允炆道:“皇上,臣有三件事。” 朱允炆眉头一抬:“莫要说三件,只要先生说得出来,三十件朕也听着。” 孙-文举感谢朱允炆如此重视教育,肃然说:“臣在北直隶,为社学教谕,就单论社学来说。朝廷为了促使移民,曾公开告示,准许移民百姓的孩子免费进入社学、县学乃至府学,并大兴社学,社学纷纷而立,却有一个尖锐的问题,移民的孩子免费了,那当地百姓的孩子是否需要收费进入社学?若收费,是否对当地百姓不妥。” 朱允炆微微皱眉,孙-文举说得倒是贴合现实。为鼓励移民,朝廷出了不少政策,其中一项就是免学费,可当地百姓呢,移民在某些地方毕竟不占据主体,若区别对待,当地百姓如何想? 可人家是移民,千里迢迢,抛弃了亲族与祖先的土地,来另一个地方扎根,服务于朝廷战略,付出的牺牲总需要一些额外的对待。 “你们怎么看?” 朱允炆有些拿不准主意。 解缙、陈迪等人也沉思起来,杨士奇也被这个问题打得措手不及。 李-志刚沉稳地说:“移民百姓与当地百姓,同为大明百姓,按理说,应当同享免费教育,且眼下社学、县学、府学教谕、训导,皆领朝廷俸禄,无需百姓家交纳束脩。若直接让当地百姓免费,于移民不公,若不让当地百姓免费,于其又不公。臣以为,可将此事交付移民来决断。” “哦,仔细说说。” 朱允炆有些好奇。 李-志刚笑道:“当地社学可以联合移民与当地百姓,让移民公开表态或投签子表态。移民性情淳朴,若当地百姓待他们善良,他们定会答应,这样即可以让其更好融入当地,也可让当地人更好接纳他们。若当地百姓待他们不善,那也只能说明当地教化还不够,衙门与当地士绅需要为此负责。” 朱允炆拍手称赞:“此法可行,孙先生以为如何?” 孙举文没想到李-志刚竟然将决定权交给了移民百姓,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毕竟是移民百姓的独特待遇,他们是有权决定是否分享给当地百姓。 “可皇上,若是没有移民的地方,社学该怎么办……” 孙举文继续为难。 朱允炆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那就收点束脩吧,不管百姓送来的是腊肉,还是鸡蛋,不管是一捆柴,还是一块木板,都权当其交过学费了,不得阻拦,也不得嫌弃。” 孙举文摸了摸额头,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只好转而说第二件事:“百姓之家中,有许多适龄孩子并不入学,宁愿将其充作劳力,也不送至学堂,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臣等不知所措,求皇上赐法。”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上学税赋加倍(二更) 适龄孩子不上学,这是个问题。 朱允炆走访过民间,农家一些孩子五岁就已经跟在父母背后下地干活了,烧火做饭更是不在话下,七八岁的孩子劈柴、挑水干力气活的也不再少数,十二三岁被当做主要劳力,开始挑大梁的也多。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绝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汗流浃背,吃力生活的现实。 哪里像是后世的孩子,十七八岁还没吃过苦,提十斤大米走几十步就气喘吁吁,人家十五六岁早就扛着一百多斤的大米、麦子健步如飞了。 可因如此,许多农村家庭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做学问的料,学几年耽误事不说,到头来也没啥用,不如安心在地里刨食,加上一些家里劳力缺少,宁愿摁着孩子在家干活,也不想让其上学堂。 孙举文说的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几乎每一地都有。 朱允炆看向解缙。 解缙站出来说道:“按照洪武时期太祖规制,办理社学,启迪民智,宽松为主,只要百姓愿意送孩子进来,那就收入,不设条件。至于百姓不送孩子来,怕是有各自难处,朝廷不宜干涉过多。” 杨士奇有些担忧:“有些百姓家中明明没多少困难,家境也过得去,却因认识不足,阻碍孩子进学,朝廷若不作干涉,岂不是难推教育于百姓?” 解缙皱眉,反过来问:“难不成要朝廷颁布条令,强制适龄孩子入社学?” 杨士奇迟疑了点,严肃地说:“若有必要,可以。” 朱允炆抬手止住了两人争论,知道明代成化年间的杨继宗曾在地方大兴社学,设下一条规矩: 有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但那只是地方规矩,不是朝廷的,仅限于杨继宗当年管理的嘉兴。 杨继宗如此做的结果是:师儒竟劝,文教大兴。 后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