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贯。 自己预期八十万贯足以解决银铜失衡,可现在流出去一百四十万贯铜钱,银铜对比没有好转也就罢了,反而更失衡了。 不知收敛与满足是吧! 朱允炆目光森寒,召安全局顾三审,问道:“江西广信、饶州、万年、德兴的驿使到哪里了?” 顾三审肃然道:“已在城外,只等皇上旨意。” 朱允炆冷冷地说道:“开始吧。” 顾三审转身离去。 朱允炆对梁成同吩咐道:“持续放铜,吸纳银子。一旦江西驿使传来消息,便将兑换比例由一两银兑七百铜,调整为一两银兑八百铜。” “遵旨。” 梁成同明白,转折的到时候了。 翌日一早,江西德兴的驿使打马进入京城,沿途高呼:“德兴发现大铜矿,铜荒将解。” 大铜矿的消息很快便被传开。 德兴的奏报传入内阁,解缙很快便意识到,皇上已经在收局,张紞只漫不经心地将奏报放在一边,说道:“德兴大铜矿的消息,是不是来得太是时候了?” 解缙平静地问道:“张阁认为这奏报是假?不会吧,德兴可没如此大胆。” 张紞不怀疑奏报的合法性,但怀疑奏报的时机,这边中央钱庄陷入困境,眼看就要彻底关闭,德兴突然传来了大铜矿的消息,任谁都会多想一想。 德兴的奏报内容,很快便传入百官耳中,“泄密”如此之快,只因与大明的奏折方式有关。 明代奏折分为两类,一类名为“奏本”,这是以官员个人名义上奏的奏折,比如姓杨的,对姓是黄的说“老夫要参你一本”,或说“臣有要事奏本”等,这种明显个人色彩的奏折,就是奏本。 奏本是经过官员之手,递送给皇上,皇上不处理好,是不公开的,保密与否,那就要看经手官员泄不泄密。 还有一类名为“题本”,凡属国家庶政,如举劾官员、兵马钱粮、命盗刑名等例行公务,均可具题。题本奏折往往是一式两份,一份交给通政司,发给宫内,一份则交给六科廊坊抄录。 来自德兴的奏报,实际上是一类题本,经过通政司、六科廊坊这些筛子,多少秘密也就不成秘密了。 可是百官的态度,几乎与张紞一致,皆认为这是朝廷为了稳定银铜,使用的“攻心”手段,并不是真正有新的大铜矿。 只一日,江西饶州递送奏折,报告饶州发现铜矿,并直言饶州已安排人开采,驿使还带来了高品质铜矿石。 就在百官将信将疑,商人左右观望的时候,皇家中央钱庄竟重开了通济门、聚宝门、江东门、金川门四家店铺,与太平门步调一致,将银铜兑换比例调整到了一两银兑八百铜钱。 如此大的动作,吸引了商人逐利的目光,可也让商人警觉了起来。 拿一两银子去钱庄,现在可以兑出八百文铜钱,相比之前的七百文,足足多出了一百文,按理说,眼下更赚了。 可隐藏更深的,则是铜钱贬值了,它不再是七百文等值一两银子,而成了八百文等值一两银子。 铜钱在钱庄,不值钱了。 若民间跟进此比例,岂不是自己手里的铜钱,也不值钱了? 一些谨慎的官员或商人,开始拿出部分铜钱注入钱庄,以免损失更大,只有那些坚信铜荒依旧会持续,银贱铜贵不会改变的人,在咬牙囤积着大量铜钱。 朱允炆并不介意这些人的想法,只是将朝廷派出官员与工匠赶往江西的消息散布开来…… ps:四更,求下月票,推荐票与催更,惊雪谢过。 第二百九十二章 齐泰被贬开封 轻烟红袖舞,添杯自饮愁。 赵大宇与胡源眉头紧锁,眼神中带着满满的担忧,梁文星迟来一步,正自罚三杯。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