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辞世之后,赵国的王位由年轻的赵孝成王赵丹所继承。尽管崇武重义的赵国此时仍然拥有精兵勇士数十万,号称山东六国战力之首,但是,之前那种君明臣贤、君臣和睦的政治氛围却逐渐荡然无存了。 赵孝成王自觉年纪尚轻、资历尚浅,当初那一帮追随辅佐父王的重臣名将们,个个功勋卓著、天下闻名,肯定不会把自己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所以,每当他处理朝政军务,尤其是要面对那些老臣的意见时,心中往往是既敬畏又厌烦,既依赖又忌惮,总想着能尽快培养出一批忠于自己的班底,彻底取代先王留下的老人。 正是在这种帝王心术的影响下,没用几年的功夫,赵国的政坛之中便很快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和对立。赵惠文王时期的老臣大将、赵孝成王提拔的年轻官员、根深蒂固的王族势力、民间崛起的富商集团,各方人马纷纷搅入朝廷政局,相互牵制,彼此攻讦,不知不觉间造成了难以评估的内耗。 而赵孝成王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来之不易的王位,也不顾国内政局尚未完全稳定、朝堂运作并非顺畅的现实,决意效仿先王的种种做法,对秦国摆出了更为强势的姿态,几乎处处争锋、寸步不让,甚至有时候还希望能找个由头挑起两国的大战,以便成全自己的赫赫威名。 与之相对应的,赵国的宿敌——秦国,此时也恰巧做好了针锋相对、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充分准备。 六十五岁的秦昭襄王,到现在已经做了整整四十四年的国君,他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凭借傲人的功业被称为大秦一代雄主。 这位老秦王的政治智慧、用人眼光、权谋策略、斗争经验,以及对秦国文武群臣的高度掌控,绝非赵孝成王这种稚嫩的新君有资格相提并论的。他爹赵惠文王使尽浑身解数,仰仗着一众贤臣的舍命辅佐,拿出了拼死一战的巨大决心,也不过就是堪堪逼平秦昭襄王而已。眼下换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孝成王,屁股还没坐稳,就上赶着去给老秦王送人头,差点把秦国上下乐坏了。 好,既然你这么客气,那我就不客气了! 上党郡之争,与其说冯亭背叛了韩王,出卖了秦国,倒不如说是他帮了秦昭襄王半个大忙,而另外半个忙,则是赵孝成王帮的。 赵国在没有充分考虑秦国极有可能借机宣战,将兵锋直指邯郸等战略布局的前提下,贸然接受了本不属于它的辽阔疆土和城池民众,当即给了秦国举兵东进的借口。 数十万大秦的虎狼之师倾巢而出,在大将军王龁的率领下,横扫上党十七城,进而又挥师狂攻前来增援防范的赵军。 公元前260年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