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无论如何。 陛下肯拿出内帑来,那么其他的事,就都好商量了。 “干得好。”大家还是不吝啬于鼓励一下方继藩的。 这家伙挺二的啊。 明明是驸马都尉,居然还能劝陛下拿出钱粮来。 且这下西洋的开支,全部从内帑支取。 一想到此,刘健觉得自己的身子都轻了许多。 国库的压力顿时缓解,这是多大的喜事,他迅速和许多人交换了眼色。 无论这方继藩出自什么目的,大家都需好好的鼓励这位方都尉一番。 “是啊,是啊,方都尉真是识大体之人。”谢迁乐得脸上开了花,愉快啊。 “方都尉小小年纪,便有此见识,真是国家之幸啊,近来都尉又立了功,陛下要封方都尉为侯,居然还有人反对,认为国朝没有都尉封侯的先例,老夫一听,就怒了,方都尉是非常人,自当以非常之理来看待,谁要是反对,老夫第一个不答应。”李东阳喜滋滋的道。 马文升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这一下子,不必继续被人骂糟蹋国库的钱了,就算糟蹋,也是糟蹋陛下的银子,陛下乐意。 马文升笑嘻嘻的道:“天生方都尉,国家之幸啊。” 张升倒也乐了,其实方继藩有没有劝说陛下拿出内帑的银子来补贴下西洋,他也高兴,不过现在得从善如流嘛,于是他笑着道:“是极,是极。” 那素来矜持的王鳌,此时眼眸微微一张,事情办成,心里一块大石落地了啊!奏疏是自己上的,现在陛下恩准,将来千秋史笔,夸耀的便是自己。 这解决了多大的事啊,这是为国库,每年省下的乃是上百万的钱粮。 王鳌几乎可以想象,单凭此事,自己的名字便可光耀后世,使无数后人为之夸耀。 他的心情说不出的好,禁不住朝方继藩颔首点头道:“从前……总有人说方都尉如何如何,这些事,老夫一概不听,这是老夫心里有一杆秤,自知方都尉有功于朝廷,外界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已。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方继藩感觉自己被夸成了一朵花。 啥时候,自己居然成了楷模了? 从前,哪怕是和刘健等人私交不错,也没见在这公众场合,如此的被人夸奖啊。 方继藩差一点就要飘飘然起来,忙道:“惭愧得很,这不过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 “方都尉不要自谦,这可非是小事。”刘健含笑道:“从此之后,方都尉的美名将传遍天下,百姓们无不歌颂,天下军民都得念方都尉的大恩大德啊。这一年上百万钱粮省下来,功在千秋。” 方继藩便道:“不错,方才我确实是谦虚,其实我也自知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所以才俯身去做,我心里装着天下的百姓,我方继藩是一个将百姓当做父母之人。不过诸公太抬爱了,说的我竟有一些不好意思,我这人比较谦虚,以后这样夸奖的话,不要再说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诸公还是赶紧上书吧,陛下还等着呢。” 刘健和王鳌对视一眼。 王鳌面露微笑道:“好,上书。” 这时,得趁热打铁,怕就怕陛下回过神来啊。 所以诸人当面联名上书,而后这奏疏便送到了弘治皇帝的面前。 弘治皇帝看着奏疏,心情自然是跟刘健他们相反的,心里很不舍,这是银子啊,可最终还是朱笔一钩,呈送司礼监盖印,再颁发内阁,昭告天下。 消息一出,那王鳌顿时声势顿时暴涨。 士林之中,对于这位王部堂,更加敬重了,王部堂不但是帝师,且为吏部天官,竟还虎口夺食,与君争利,实为大臣典范。 方继藩的名声,竟也有回暖的征兆。 不过方继藩是个不在乎自己名声的人,外头的人想要吹捧,自管吹捧便是。 倒是在西山,早早的,朱厚照便和方继藩一起来了,本是陛下早有旨意,命翰林院年轻韩林们来西山读书,却因为太子和方继藩去了南昌而暂时作罢,现如今,太子和方继藩既是回了京,这些人自然地乖乖的来了。 这翰林侍读杨雅很不服气,他恰好年龄是三十有四,恰好属于‘年轻’的范畴。 整个翰林院,来了六十多人,浩浩荡荡的,其实翰林院的年轻人确实多。 因为进士进翰林,除了要考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便是需要年轻,倘若你七老八十了才中进士,还进翰林院?等你在翰林院学习了怎么做一个得力的大臣时,人都死了,朝廷要你何用? 因而在选官时,年轻翰林的优势很大。 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