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也在琢磨这个,如今家里吃饭的嘴多了就得辛苦些。 到了东乡镇,叶嘉把周家西施摊的这个招牌又给拿出来了。虽说这时候没有品牌的概念,但有名字就是比没名字的好,当人问起来能说出个所以然,就会被人注意到。叶嘉没做过社会心理学研究却也懂这个道理,再说,她还指望着胭脂铺的东家能找着她呢! 香胰子的事情一晃儿就过了半个月,那胭脂铺子的东家也不知有没有去李北镇寻她摊子。叶嘉心里知道如今兵荒马乱肯定不会去寻她,但还是抱着一份侥幸的心态。 忙活起来日子过的特别快,转眼就到了七月底。 天儿越来越热,人心浮躁。朝食的摊子也越来越早,收摊儿的也早。过了辰时三刻,日头一晒起来,朝食就不那么好卖了。不过叶嘉的西施摊愣是靠好吃在东乡镇的瓦市占下了一席之地,最终的分量稳定在每日五百张饼。如今人人提起朝食,都说西施摊的饼最好吃。 看着名头定下来,叶嘉就准备卖猪头肉。 余氏如今也熟这程序,卤料的种类她记不清,但拌菜的配料和如何清洗、卤肉的程序她记得牢。都不必叶嘉亲自动手,她带着叶五妹就能把猪头洗得干干净净。如今每日做这些事的都是她。只需叶嘉一早包好卤料,她都能卤得不错。 不过卖猪头肉这事儿还得叶嘉亲自来,她刀工不行。 “不然往后卖猪头肉叫五妹跟我去吧。”叶五妹干活是真的勤快,手脚麻利又眼疾手快。跟余氏卖猪头肉时是叶嘉切叶嘉拌,余氏负责收钱找钱。但叶五妹去的话,她既能切又会拌,能帮叶嘉做不少事。 叶五妹一听这话没敢应答,下意识先看了余氏。 别看她年纪小,心里实则门清。虽说这门生意是她姐琢磨的,但她姐嫁人了就是周家的媳妇。她一个娘家妹妹跟着去掺和生意,不晓得姐姐婆母会不会不高兴。 “去就去吧。”余氏每日跟着其实也累,毕竟做生意可不是在家里能随时坐着。做生意,尤其是小摊贩的生意,那就是一站站半天,腰酸背疼都是轻的,“忙不过来我就跟着去。” 叶嘉点点头答应了。 人以食为天,这句话到哪里都是真理。叶嘉本以为猪头肉第一回 肯定是没那么好卖。谁知道东乡镇好吃的人比李北镇多得多。那醋酸的味道一出来,香的附近摊子都看过来。 叶嘉三十八文钱一斤的猪头肉都没给人吓退,不到一刻钟就卖了五六斤出去。 昨儿保守卤了两颗猪头,不到午时就全卖光了。挣了小二两银子。加上早上卖朝食的,一天能挣个四两。叶嘉差点没被这挣钱速度给冲昏头脑。好在她还有理智,做了半个月生意,记得自己存在砖窑的一千二百块带钉瓦,就叫余氏跟孙老汉赶紧去拉回来。 筑高围墙,铺设带钉瓦这事儿是叶嘉必须得亲自盯着。虽说铺瓦这事儿不是多难,但建筑这东西不懂行的人真的看不明白瓦工有没有偷工减料。为了保证院墙绝对结实,这事儿叶嘉不假于人。 院墙的事儿折腾了小十天,终于是弄完了。 不仅铺了墙,叶嘉还顺势叫人把院子外围挖了一圈陷阱。那小二百个带钉板瓦就铺在陷阱里。里头贴墙的位置也挖了好些陷阱,里头放了她花了不少钱打的捕兽夹。一个陷阱里头放两个,就算有人逃过了外头的陷阱翻上了墙,跳下来也能被夹断腿。 余氏看着这阵势,既心安又无语:“……真要做到这种程度?” “当然。”叶嘉可不相信运气,她只相信事先准备和未雨绸缪,“这都是为了保护咱一家子老弱妇孺。这乱世,咱的命只有一条,可没得那么多运气瞎耗的!” 叶五妹很赞同,满口都是称赞:“姐说的太对了!一个人只有一条命!” “不要心存侥幸,侥幸的代价可能你一辈子承受不起。” 叶五妹看着叶嘉的眼睛都要放出光来。 当日弄完,周家还小小地摆了一桌菜。古时候讲究个上梁酒,周家这不算上梁酒,勉强算个乔迁酒吧。当日余氏连带叶嘉叶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