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庶子功名路(科举)

庶子功名路(科举) 第150节


    “但是如今各省都加了巡抚,也算加强了些兵力。”

    “这又如何,一任巡抚只在任三年,想要熟悉各省官员,也得半年时间。况且小城还是容易被攻占,这样单独管理,周围省城不配合,一旦粮草或人力跟不上,被打下来也很简单。要我说,就应该加强地方兵力,每年养兵练兵才是救国之法。”

    “这怎么能行?你忘记前朝是怎么灭的了?就是因为地方做大,威胁朝廷。”

    “灭什么?天下还是咱们皇家的天下。”

    杨雪松说道:“养兵练兵并不在一日之功,也得粮草供应得上。这样朝廷税收要么增加,要么就是上供少些,实在也难。”

    虽然是好解决的办法,就是抛开地方会有做大的嫌疑,养兵也不是一个节省的事情。

    这时候也会每年固定征兵,服役三年左右就能够回去,年龄段基本在是十五到五十五之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参军。

    古代的粮食产量跟现代不同,需要一大部分人种植粮食,所以每年不可能征收特别多的军人,也不可能所有人到了年龄就马上去参军,所以会规定一个年龄范围,要是今年征兵少了,那就在这范围内,选取一些还没有参军的人去服役。

    但是这会儿如果要加强各地的征兵,那粮食的产量肯定会有所减少,如果还是同样的税收,劳动力就可能会跟不上。

    要是南北开战,粮食是肯定要储存够的,你要打仗,后勤总得跟上。否则这仗还没有打,士兵的肚子就填不饱,这还打个屁啊?直接投降就好了,肚子吃不饱,去了也是送的。

    这样说来,想要减少粮食产量,就可能有些痴人说梦,不多收取粮食都已经不错了,还减少。

    寻芳思考了一下,说道:“可以增加边境的兵力,另外南北各省调整税收,朝廷支援一些,估计不难。”

    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了,既然不能增强全国各省的兵力,那就增加一些重点会遭受人祸的地区兵力,这样就可以在关键时刻有效地防御敌人。

    其实一个省的人,很难说抗击南北他族的侵扰,加强兵力,不过是让他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守住城池,等待朝廷派兵支援罢了。

    寻芳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确实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其实寻芳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各省的人打配合,一旦一省发生战事,周围各省就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支援,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粮草上,都优先支援。

    但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这想法太过理想,应该不太可能成功。

    若是在现代的话,从北到南,都不用派兵,直接远程发射炮1弹就能够将敌人封在国1界1线之外。

    即便不是战事,运送物资也是很快速的,各地灾难发生的时候,解1放军总能很快到位。

    但是在古代不同,光是传达消息,运送物资,这些时间就不止一天两天。

    各地方的军队跟物资到达之前,那个城可能就已经提前被攻打下来了。

    还有一点就是,各省的官员其实可能并不互相认识。一旦为另一个省城作保,自己所守着的城池就可能不保,尤其是临近城市。

    除非是必经的省城,否则敌方这个城池打不下来,就很可能绕路攻打另外一个省城,这样一来,要是全力支援了别的省城,谁能保证别的省城也同样能全力支援自己?

    在别人的省城危险的同时,各城的官员首先想的肯定是自己所守城池的安危。

    除非是两省官员互相认识且信任,这样你出了事儿我愿意倾尽一切去帮你,就能够搭建起互相帮助的桥梁。

    但是这实在太难了,大部分情况下很少会有人愿意这么做。

    这是即便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左右的事情,因为皇帝也没有办法确认,在两个省城互相接洽的时候,能否成功互保。

    一般情况下,都是朝廷接到消息之后,另外快速派兵下来。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外国卖粮食,但这基本可能买到的就是陈了一年的粮食,还有就是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

    除非是全国闹粮灾,否则这样的情况并M.naNChaNG791.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庶子功名路(科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