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明朝做仁君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260节


拿下,也查一查!

    这样,案子就会如滚雪球一般滚起来,只要自己想要,把谁拿下都可以用这个理由。

    当年朱元璋就是这么干的,甚至时隔十几年以后还能用同样的理由,你居然是胡惟庸同党?你居然是李善长余孽?都怪朕一时粗心大意,太相信你了!居然都没有看出来!

    只要这么一搞,就没有什么事是搞不定的。把所有人都用这个罪名扫掉,如果愿意投降的,把家产拿出来的;认罪态度良好的,那可以留你一命;那些罪大恶极的,绝对全家死光光。

    原本朱翊钧是不想这么干事的,因为只要这么一干的话,就会骂名缠身,到时候不见得有多少人骂自己。

    就像后世很多平民百姓都会骂朱元璋,说他残暴。可是让他们去明朝走一圈就会发现,普通百姓绝对不会骂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对他们是真的好。百姓被官员欺压了,都可以带着官员去京城告状。甚至在京城里面,老百姓家里面的猪丢了,都敲登闻鼓去找皇帝,请皇帝帮他找猪。即便皇帝搞出那么多案子,杀了那么多人。

    听了曹一夔的话之后,朱翊钧就动了这样的心思,何必在盐政上和他们纠缠?

    这些人已经把整个盐政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从上到下都是他们的人,搞出事来也很麻烦。真到了那个时候,查起来太费劲了。

    何况朝廷当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他们的人,连张四维、王崇古都是,你怎么去查?

    你根本就查不出来。只要你一动手,就会在朝堂上演变成旷日持久的争执。

    自己可没有时间去和他们争这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击即中,想一个合适的罪名把他们全都拍死。

    只不过这里面就需要一个人选,造反的主角。有人要造反,那总不能是稀里糊涂就什么人都可以造反吧?

    如果地位不够的话,想要造反也不可能成功。

    皇帝你总要拿出一个重量级的顶缸人物,什么人最合适?

    简单,现成的,藩王。

    不宰白不宰。

    第四零零章 藩王都不堪用啊!

    坐在龙椅上打了一个哈欠,朱翊钧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背黑锅。

    他的目光第一个就投向了地图上的山西。

    山西比较有地位的藩王有秦王、代王,还有晋王。

    可无论秦王还是代王,去年刚刚承袭爵位,年纪还很小,说他们造反实在是有一些不太合适。

    唯一能盯上的也就是晋王了。可是如果说晋王要造反,这还是有些不太合适。朝野上下谁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

    当年在靖难的时候,晋王家可是吃了很大的亏,被朱棣收拾得够呛。当时朱棣还废掉了晋王的嫡长子,换上了他的庶子朱济熿。

    朱济熿不喜欢父亲宠爱其兄,又得知兄长对于明成祖篡位心怀不满,就成天借机在明成祖前不断诋毁兄长朱济熺。

    结果在永乐十二年九月辛未朔,朱济熺被废去晋王爵位,去守其父的陵园,朱济熿遂袭封晋王。

    朱济熿成为晋王后更加顽劣残暴,向嫡母晋王妃谢氏下毒,更是软禁了朱济熺及侄子朱美圭(即后来的晋宪王);后来更和汉王朱高煦结盟密谋反叛。

    终于在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举兵反叛,但是很快就以失败告终。晋府的官员揭发朱济熿和朱高煦结盟一事。次年朱济熿就被革爵,发配高墙,卒年不详。

    等到朱济熿没了以后,他大哥的侄子再次继承了王位。正是因为这一场折腾,整个晋王府上下都害怕的不行,基本就留下了传统:皇帝怎么说我就怎么干,从来都不忤逆。

    在所有的藩王里面,如果要弄一个听话排行榜,晋王家绝对能排在靠前。所以这个时候说他造反,实在是不太合适。毕竟人家名声在那里,是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

    而且这一家人非常乖,整天躲在家里面连门都不出,基本也不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这就很难办了。

m.NanChANg791.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回到明朝做仁君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