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对于我们集团来说,怎么看也不是好事吧。”吴经理不知道宁老总的意思,小意的回答了一句。 宁老总摇摇头,道:“要看的长远点,你想想看,嘉谷面粉做得好了,是不是引领国产小麦品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们以国产小麦为主原料的面食产品,是不是更受认同?” 吴经理低声道:“我倒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没您想的这么深。不过,现在国内外,对国产优质小麦的关注度确实是上升了不少……” “这就是嘉谷恐怖的市场影响力啊。”宁老总淡淡的重复道,眼里还带着些羡慕。 国内现在能买到的很多相对高端的面粉品牌,比如日清、王后等,无一例外都宣称使用“进口麦源”,似乎“进口麦源”就是高端的标配。 嘉谷是唯一一家理直气壮地声明自己只使用国产麦源,而且消费者也一视同仁的高端品牌。 这不仅仅是为“国麦”挣足了脸面,还提升了“国麦”的竞争力——嘉谷用产品和消费者的接受度,表明了国产优质麦在筋道、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让更多的人不再“迷恋”进口小麦,称其“引燃了国麦之光”也不为过。 冲着这一点,宁老总就敬齐政三分。 他自问,国粮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国粮倒是没有盲目追求“进口麦源”,但其要让消费者为国麦心甘情愿的付出溢价,非得让无冕之王们帮忙说一马车的好话,再付出海量的宣传费用之后,才有希望。至于推广国麦填补进口小麦的缺口,那就更难了。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他们追求的也就是这样的影响力了。 至少,宁老总是很希望国粮有如此的名气。 不论口头上是如何的反对嘉谷,这一刻,大家是切身体会到了嘉谷带来的好处的。 在此之前,国内的米面企业做的再好,又有多少消费者关注并理解呢? 正如业界戏言,搞100次的农产品科普活动,也没有嘉谷系列报道科普一次有用。 “这不是在对嘉谷示弱。”宁老总的表情变得冷静下来,道:“国麦的认可度高了,是对所有人有利的。我们不能既想着要嘉谷在前面给行业冲锋陷阵,又在后面想着挖他的墙角……” 吴经理不禁苦笑,心想道:就嘉谷现在的声势,谁能挖得动他的墙角? …… 事实证明,“挖墙脚”的人还是有的。 几乎是同一时间,农业部种植业司张司长到豫省考察小麦产业情况,顺势就邀请了齐政同行。 在前往考察小麦产业集群的路上,张司长与齐政同坐一车,讨论着“国麦”未来的发展,以及优质麦产业化将向何处而去。 张司长微笑着道:“齐董,我听说嘉谷有一张专用稻麦种植地图,嘉谷系的用粮单位能根据加工需求按图索‘粮’,洽谈订购特定品种的原粮,对吗?” 齐政颔首:“是有这么一张电子地图。” 那是嘉谷的粮食作物生产分布图,连片万亩以上的种植单元排列其上,作物产地、品种、规模一目了然,籼稻、粳稻、强筋麦、弱筋麦、种植合作社电话都能按图“索”到,一张地图、一个电话,加工企业找到需求品种、签订协议,到田头拉走,一步到位。 “之前也有人提议,农业部需要制作类似的一张电子地图,以解决生产侧和加工侧的信息不对称矛盾问题。但因为工程量浩大,而且各地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最后就先放下了。”张司长看了一眼齐政,又道:“如今看来,嘉谷的想法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就急切了一点,想着不如让嘉谷来接手。” 齐政先是一愣,然后摸着下巴考虑着。 水稻暂且不提,就拿小麦来说——过去,订单麦经常会出现兑现难,好麦子不为人所知,卖不出好价钱;加工企业找不到好麦子,只能进口补充。 张司长明显是想要和嘉谷联合,将供需双方的信息以地图的形式“上网”,这对于整个行业都是有好处的。 这样思考着,齐政说道:“嘉谷确实有一定的经验,农业部如果想要建立全国优质专用农作物种植地图的话,嘉谷愿意配合。” 张司长却几乎没有考虑,就连连摇头,道:“我的意思是,还是由嘉谷主导建设为好。” 停了一下,他补充道:“主要是考虑到嘉谷本身就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单位,也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种植单位,而且也有了全套建地图经验,由嘉谷全程主导最好不过了。” 齐政狐疑道:“全国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