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案所言不虚,那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转折点,甚至关系到国计民生。 不过,所有设想的关键点都在于所谓的与贝加尔湖连通的庞大地下水层。 对于这么一个宏伟的计划来说,区区袁院士和陈建章等人的判断不足以作为可信的依据。所以,国家派出了一支由地质学家、生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豪华专家团奔赴阿拉鄯盟实地勘探论证。 专家团由国土资源局一位主要领导带队,齐政在得到消息后也赶到了沙漠出水点。 当专家团乘坐直升机靠近沙漠出水点的时候,队伍中有人一阵惊呼。 沙漠里的天空异常蔚蓝,当纯净的天色倒映在更纯净的湖水里,蓝得勾魂摄魄。远远望去,无数沙丘手手相连、层层相叠,其间点缀着一大片绿色,仿佛构成了一大块图案复杂的衬布,而这块金黄色衬布上所托举的,则是一块椭圆形的蓝色宝石。 齐政和一直留在这边研究的袁院士迎接专家团的到来。 “老袁,我看这湖跟资料上有差距啊,似乎更大了?”专家团中有袁院士的熟人,开门见山问道。 袁院士和齐政相视一笑:“后面又打了两口井,出水量更大了。” “单井日出水量是多少?”又有人问道。 袁院士呵呵一笑:“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截止目前为止,最大一口井单井日出水量达到近5万立方米!” “多少?老袁你多说了一位数吧?” 袁院士无奈摇头道:“其实吧,井只是一个叫法而已,我觉得用泉眼来形容更合适。下面就像是一个加压的水泵,只要打通了水层,地下水直接喷涌而出,而且都是可直接饮用的地下水……等你们实地勘探就知道了。” “……” 消息太惊人了,以至于一时没人发声。 尤其是长期从事地下水研究的一些老院士、老专家,彻底被引起了好奇心,甚至不等安置好,就带着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勘探工作。 国家出手,自然不凡。 专家团不但运用起了遥感技术,还带来了引进的“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和目前国际上唯一直接找水方法“核磁共振法”等物探技术方法,至于像同位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更是不值一提。 齐政淡定自若。 不就是从贝加尔湖而来的水源吗?又不是没有类似的情况。 巴丹吉林的沙子为什么含有水分?降水稀少的沙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子? 专家研究发现,祁连山的雪融化后,通过地下深处的断层源源不断地进入沙漠。也就是说,500公里外的祁连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巴丹吉林沙漠之水的发源地,在地下1万米深处,两者靠一条隐蔽的地下河一脉相承。 同理,通往贝加尔湖的地下河不过更加深,更加隐蔽而已。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水文地质条件本就十分复杂,地下水资源勘查研究程度总体较低。不知道还有多少新的含水类型和富水地段有待研究和探索,不就是深层水系吗?反正还有陈教授的深循环理论可以解释,根本不会有人怀疑到自己身上。 …… 有最先进的设备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专家团首先确认了独立的深层地下水系的存在。 但这只是最基础的勘探,想要修建一个大型水库,起码还要确定深层水系水资源总量以及年出水量;还有更加复杂的对上地壳水层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的影响评估等等。 但初期的结果就已经让专家们深受鼓舞了。 带队的国土资源部领导都感慨道:“山川秀美,关键在水。有水一片绿洲,无水一片黄。不管水库修不修,嘉谷的发现都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水文地质观念,为重新认识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齐政只能“呵呵”了,好想来一句这还真的是个例,千万别当真了哇! 专家团陷入了更加紧张的勘探论证中。而虽然还没有定论,齐政也知道,对在此地兴修水库的提议,专家团里有“修”与“不修”两种激烈的争论;而对于改造沙漠,更是莫衷一是。 齐政找最熟悉的袁院士打探消息。 “争论是挺激烈的!”袁院士直言不讳地说道。 “有人说要吸取洪崖水库的教训在沙漠地区兴修水库,容易抬高库区地下水,使表层水因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而且水库本身是淤积重、面积大、蒸发量大,违背了干旱地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