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纵然再不清楚,也没人会把林修撰的议亲对象往小户人家上靠。 是以在得知林远秋亲事已经定下,且女方家还是前忠勇伯早已分家另过的庶子时,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几个走的近的同年还特地向林远秋求证,等确定他们没听错后,心中的惊讶可想而知。 特别是顾平和张清远,在他俩看来,像他们这些已经娶妻生子的,中了进士之后该怎样还怎样,反正想结一门对仕途有助的好亲事,是绝对没机会了。 而林修撰,多好的机会啊,若是选对了岳家,那么平步青云定是指日可待了。 可惜啊可惜。 而这些纳闷的同年里面还包括了丁德进,他是怎么都想不明白林远秋的选择。话说一个农家子弟,好不容易改换了门庭,接下来不是应该想着怎样把家族发扬壮大吗。 就像他自己,早在刚开始念书那会儿,祖父和父亲就与他说了肩上的责任和维护家族的兴盛。是以,自己的亲事也只会往门当户对或者更高一层上挑。 …… 对于同僚们的惊讶,林远秋并未去在意。两辈子唯一的一次婚姻,他只想纯粹,就是不带一丁点利益和算计在里面的那种。 今天隔壁官厨又做了荷叶鸡吃,想到自己爹每次吃着都赞不绝口的样子,林远秋忙让抬饭食的小吏帮自己去买几只过来。 现下还没到大热天的时候,厨子们做吃食时不用控着数量,所以买不上的可能性很小。 果然不多会儿,那小吏就提着三只荷叶包过来了。 林远秋与人谢过后,就把它们都装到了食盒里,准备等下了值再提回家去。 想到今晚他爹肯定又是边吃着荷叶鸡,边小酌上几杯的模样,林远秋的好心情很快就被带动了出来。 …… 因着两人已到了适婚的年龄,所以之后的走礼并未耽搁,纳采之后就是问名,然后纳吉,再接着便是纳征了。 《礼记·士昏礼》有云: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 所以纳征也被称作纳聘,等到了这日,男方会把准备好的聘礼送到女方家,以表达这边的聘娶之意。 林远秋送聘礼的日子定在了六月十六。 至于聘礼,林三柱和冯氏把两人这些年攒的银钱全都拿了出来。 而吴氏,则也拿出了公中的那部分。 原本按老林头和吴氏的意思,是准备多给小孙子拿上一些的。不过林远秋并没有同意,只让爷奶拿出与大堂哥他们相同数额的聘礼就成。 虽林远秋已有几千两私房存着,也完全有能力用自己的银钱把所有聘礼都给筹办出来。可面对爹娘攒了好多年的银子,林远秋依旧收的毫不犹豫,包括公中给的那些,他也没有一丁点的推辞。 在林远秋看来,这些银子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爹娘给的,则表明爹娘对这个儿媳妇的满意。而公中的,更是代表了整个林家对新媳妇的认可。 说句难听的,日后真要是与婆家闹起了矛盾,当儿媳(孙媳)的最起码还有一句“我可是你们家三媒六聘娶进门”的话能说。 所以,这样的聘礼,他肯定要替未婚妻收下来。 哪怕林远秋知道这种吵架的事不可能会在他们家发生,可别人家媳妇该有的,他媳妇也一定不能少才是。 至于聘礼的总数,林远秋已经打算好了。除去爹娘和公中给的这些,林远秋准备再从自己的私房中取一千两银子出来。 那日老师已与他细说了时下京城的聘礼等次。所以,除开皇室贵胄以及高门大户,自己一千多两银子的聘礼,在京城,已算是中等偏上了。林远秋觉得这样不多不少不显眼的就挺好。 只不过,趁着休沐这日,林远秋又去首饰铺子挑了两套金头面,准备到时当作聘礼一起送到钟家去。 冯氏也没闲着,之前大嫂二嫂给远枫远松他们几个置办聘礼时,她就羡慕的不行。 如今终于轮到自家儿子要娶媳妇了,冯氏自然要帮着好好操办一番。 为此,冯氏还特地去秦府拜访了赵氏,向她讨教了不少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