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们开玩笑:“你们来听课都要好好听,说不定明年你们想挖沟的时候,我不讲课了呢。到时候你们都得求李静!” “那感情好。”李静指着刚刚卖惨的方成功说:“到时候我一定要从这铁公鸡身上刮下二斤铁。” 农技员们哄堂大笑。简单、直接、热烈的氛围中,魏檗尚不知道自己一语成谶。 她给大家讲开沟技术。这项技术四十年后,在黄淮平原和长三角一带,获得极大成功。看似简单的开沟,其实并不简单。 每条沟的间隔距离、宽度、深度,以及上款下窄的尺度,都有严格的标准。 原理很复杂,魏檗考虑到大家的接受能力,没有讲天书似的原理,只把挖沟的标准告诉大家。 每条沟要保持上宽下窄的梯形或倒三角结构,上口至少要40厘米宽左右,深度至少20厘米,每隔80到100米要开一条沟。 李静、孙天成、王阳这三个要实施项目的农技员听得很认真,其他农技员却问题一个接一个。 “40厘米宽是多少?我要用尺子比着挖吗?” “梯形是什么形?” “魏科长,上宽下窄您不用说。在土里挖沟,还能上窄下宽吗哈哈哈。” “左右!左右!四十五厘米也行,但七八十厘米就过分了!” “梯形是这样的!” 魏檗在黑板上画了个梯形的横截面。 没当过老师的魏檗,被一群“问题学生”搞得头疼不已。 连带着对李静、王阳、孙天成三个认认真真听课的“好学生”都带上了有色眼镜。 她不那么放心得再三给李静三个人强调:知道大家都是种田的“老把式”,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这项任务要严格执行标准,不能按自己的经验“搞创新”,随意改变开沟的参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我说的这些参数都拿笔…… 魏檗说着,往下一扫,全部人大眼瞪小眼,别说拿笔,脸前连张纸片都没有。 “你们!你们啊。”魏檗无语了,又让苗有发帮忙找本子和笔发给大家。 没想到农技站也不是什么“文风鼎盛”的单位,翻箱倒柜,拢共找出来四个泛黄的本子,□□支铅笔。 “行行行,这样吧。” 魏檗给了李静三人一人一个本子,其他人凑合凑合,从本子上撕张纸。把开沟的技术标准又重新讲了一遍,在黑板上画上图,标上数据。又盯着农技员们原原本本抄在纸上。 至于这些本子和纸之后的命运,就不是她能操心的了。 召开这次开沟技术培训班之后,心有余悸的“魏老师”再也不开班教学生了。 于明忠跟她说:“乡里人文化低,你不能指望都跟你们学生似的,听听就懂。得手把手教。” “确实。”魏檗心有戚戚,“不勤盯着,我也不放心。” 魏檗鼓动于明忠出头,带着农技站里的三个人,顶着日头,每个村跑了一遍。但于明忠镇里工作忙,技术上的事情,他也看不太明白,跑过一遍之后,完全交给魏檗,不怎么问了。 其他两个人,苗有发老实,魏檗叫他,他就跟着,魏檗有时候想不起来喊他一起,他自己也不会主动问。 齐大伟嫌辛苦,没了于明忠在上头压着,从没跟着魏檗下过村。 所以多数时候,都是魏檗自己一个人到村子里去。 山弯村、油山东村和山南村,她去得多,其他没开沟的村子,她也时不时去一趟,看看现在旱情影响,指导一下抗旱浇水。有时候村民们遇上问题,魏檗碰见了,就会直接在地头上找块阴凉地,现场给大家解决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