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海礁村的农家弟子,能与那名闻遐迩的大师牵扯上,用何种借口她才会信服?在脑海里搜刮明海大师的资料,少得可怜,唯有嗜食鱼类馔食这一点,或许会与海礁村的张玉郎产生联系。 他这般解释,见她信了,顺势就装着饿晕过去,成功赖上她收留自己。 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见过这位陈姑娘? 明明她表现得并不认识自己,那是自己见过她,印象深刻,所以留下了记忆? 明海大师的事也奇怪。 为何他会觉得,他跟明海大师相识呢?他明明,记不起任何关于明海大师的事,却始终觉得这个人对他来说很重要! 张玉郎幽幽叹了口气,在太阳穴上按了按。 幸好,如今自己算是在陈家找到了落脚点。 做伙计,就做伙计吧! 这比宿在城隍庙要好!听说那城隍庙其实是个破庙,到那投宿的,除了无家可归的人,最多的就是乞儿! 留下来,起码有地儿可住,亦解决了口腹之欲,至于将来的事,只能从长计议。 张玉郎将契书很快写好后,定了期限一年,签署后交与了陈念莞。 陈念莞看了一遍,见那上头的字写得行云流水,遒劲清峻,对这位张玉郎的印象有好了几分。 不仅人长得好,连字都写得这般好,是不是文章也做得特别好呢? 陈念莞将契书签了递回给他,张玉郎妥善的收了起来,才道:“陈姑娘,我给那家畜盖棚屋用的板子,是从隔壁木匠赊的,你看?” 那几块板子是赊的?陈念莞愣了,而后想想,不对,他什么时候认识隔壁的木匠的? 她跟阿娘住进来两个多月,都不曾跟左邻右舍打过交道,根本不知道邻居之一是木匠! 原因自然是有花婶子的前车之鉴,陈念莞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更何况自己一家都是妇孺,在不了解人品的情况下,省得跟人打交道打出麻烦来,再加上自己出摊作息跟邻居完美错开,所以至今还不认识自己的邻居。 或许旁人会觉得奇怪,但在现代租住在外头连左邻右舍都没见过面的陈念莞觉得很寻常。 现在既然张玉郎这么说,于是问过赊了多少钱银,补了银子给张玉郎让他去给隔壁邻居道谢时,多问了一句:“那位木匠平日是自己接私活还是在木匠行工作?” “何叔是在巧木行的老师傅。” 还真是巧了。 陈念莞想到给自己订做出摊车的木匠也叫何叔,也是巧木行的老师傅,于是跟着张玉郎第一次到了邻居家,敲开门一看,嗯,来开门的伙计有点眼熟,再进去庭院里,见着满地都是木屑木板,一旁还有新做的不少桌子椅子板凳。 敢情这何叔将自家搞成了工作室,领着自己的几位徒弟正在赶活儿呢。 “何叔,上次从您这拿的几块板子,这是原料钱。” 何叔正动手在一块板子上用圆柱形的长木柱拼接着,听张玉郎这话,抬头,见到他才刚想笑,而后就见到了一旁的陈念莞,当即傻了眼:“你不是?” “就是我!” 陈念莞蹲下去,看着何叔用走马销跟抄手榫拼接的几根圆木柱,一眼看出正是自己先前在巧木行订做的可折叠长方桌的设计,饶有兴趣:“何叔,这么快就有人找你定制我这种桌子了?” “啊!”何叔神情显得有点尴尬,支支吾吾的。 陈念莞并没有在意,交过木板的铜钱后便回了隔壁自家屋子。 张玉郎看何叔神色不对,回到庭院后,才问:“那可收合长方桌,是你想出来才在何叔那里订做的?” 原来,张玉郎一次偶然见着何叔他们在往屋里搬木料,寒暄几句后,得知何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