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困定难军的效果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此次发生叛乱的拓跋氏与定难军的李彝殷居然是同宗。 众所周知拓跋氏是党项部落中最大的姓氏之一,尤其是位于银州、夏州附近的党项部落。 他们都是当年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的后裔。 昔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并向西北党项、吐谷浑等内附各族蛊惑煽动,意图引诱他们一起叛唐,发动叛乱。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防范党项各部受煽动被裹挟出兵,建议唐代宗将党项部内迁到银州以北、夏州以东一带,避免与叛军接触。 拓跋朝光便是在这个时候迁徙至银夏附近。 百年之后,黄巢攻破长安,拓跋朝光的直系后裔拓跋思恭在平定黄巢作战中功勋卓著给赐以李姓。 故而李彝殷这一脉以李为姓,但其他分支还是继续沿用拓跋氏。 此次叛变的是拓跋什翼,论资排辈与李彝殷是叔侄关系,完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拓跋什翼都打着“杀叛逆,归中原”的口号,可想而知,现在定难军的内部是什么情况了。 罗幼度这穷围定难军的战术太狠太绝。 几大将领将定难五州三面合围,不定时军训,迫使定难军长期在边境陈兵应对。 定难军本就地处贫瘠之地,哪里禁得起这样的消耗。 尤其是在契丹内乱之后。 契丹对于定难军这个悲催的盟友还是很支持的,尽管有府谷的不住袭扰,还是想尽一切办法给予定难军支援。 但随着契丹内乱,耶律敌烈已经成为中原朝廷忠实地舔狗。 定难军已经得不到任何支持。 他们掌控的五州地完全无法自给自足,百姓穷困潦倒,没有任何油水可以剥削。 成群结队的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向中原逃难。 李彝殷面对这种情况,只能从州府各世家豪族入手,从一开始的求,到后来是强迫。 定难五州银、夏、绥、宥、静,离银夏李家核心地最远的绥州,在半年前就支撑不住了,向姚内斌投降。 余下四州,李彝殷勉强掌控。 为了应对中原的袭扰,他们甚至沿着横山山脉建立大大小小八十余军寨,好似长城一样,位列于山脉要地。 便如乌龟一般,被动地受着中原诸路兵马的进攻。 罗幼度看着情报脑中想着应对之法,是收网,还是继续等下去? 这时殿外传来了韩熙载求见的声音。 罗幼度示意赵普在一旁入座。 韩熙载大步入殿。 罗幼度看着面前在江南给成为韩夫子,神仙中人的好人物,也不免暗赞一句“好气度”。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