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微微沉吟,便派人快马向泗洪沈翼送信,让他在泗洪认真考虑一下淮东设置府县,以及设立科举的事情。 现在用那些投奔而来的士子无所谓。 但以后建国立制,总不能始终用这些外来投奔的士子还填充府县和中枢吧?王景也要给很早就追随自己的老人,以及在淮军治下的百姓一个上升渠道。 …… 运河贯穿之后,从扬州到泗洪便是一片坦途,淮东之地,唐胜宗率领大军正在不断的扫荡,宝应、山阳以东的地界,也有王茂章、刘威这些人带兵清理不服。 运河以东的大片地界都残留着战火。 不过两岸已经彻底平复稳定,大量的船只在运河来回穿梭,除了和江南的贸易之外,淮军疆土内部,也诞生了许多的商号。 把扬州纳入麾下后,王景治下的百姓已经有了将近两千万。这还是没有彻底对百姓登记造册的结果。 这么多百姓军民,其中来自于各个时代的豪族不知道有多少。 尤其是扬州等地,明清时代的盐商家族,唐宋时代的江南名门……在隋庭统治扬州的时候,他们掌握了许多中下层的权柄。 土地、商铺、奴仆、侍女……即便是来到神州世界,他们也能享受着寻常人无法接触的富贵。 不过。 在淮军到了之后,他们的土地暂时没动,但商铺、船队,一律按照王景定下的规矩征税。 在泗洪的时候,王景还没有严抓税赋的事情。 但到了扬州,即便是刚刚拿下扬州,王景也示意手下的官吏,要严查偷税漏税的事,尤其是那些大家族和名门。 一旦发现,便立刻处置。 扬州盐商、江南抗税……这便是王景对于扬州和江南的最深印象之一。他要防微杜渐,从一开始便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 自然而然的,有许多名门家族不愿意剜肉放血,明里暗里的不断抵抗。先后接管扬州的羊侃、苏威,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杀了上千人。 其中十六家号称名门的家族被连根拔起,成年男丁尽数斩首,女眷充入洗衣院劳作…… 到了隋军、张士诚彻底兵败后。 这些家族才彻底绝了抵抗的心思。 泗洪城。 码头无比的热闹。 虽说王上现在扬州,但泗洪始终是王上的起家之地,也是眼下淮军的根基所在。 除了那些得到分田的百姓外,每天都有许多听到淮王和泗洪名声的流民前来投奔。 此时已经是太初三年的年末。 泗洪附近的地界早已没了战乱,不过西面的项家军、北面的南燕,以及更远的地方,还处于战火连天各大势力相互争锋的阶段。 尤其是中原之地,数百家甚至上千家势力相互争锋,许多势力即便是想要安心种田,周围的势力也不会给你种田发育的机会。 在这种四战之地,汇聚了古往今来大量的枭雄和野心家。 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百姓不远千里万里的逃难。 即便如此,中原之地依旧是神州世界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 码头上,不少衣衫褴褛的青壮正在商船旁边卸货做工,这些青壮大部分都是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流民! 百姓可以安心的种田,渔夫可以正常的捕鱼,不用担心苛捐杂税…… 这种正常简单的生活,却是很多人眼中的治世。 随着淮军和王景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流民也知道泗洪没有战乱,可以吃上饭活下去。 甚至有来自中原的流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远数千里,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而来。 泗洪也的确没有让他们失望。 他们来到泗洪后,便被官府收拢,许多流民直接在各地的府县安置,还有不少被安置在泗洪。 流民中的青壮,根据能力安排各种劳作。 老幼能得到充饥的食物…… 不是沈翼不想给他们分田安家,而是大规模的分田,只有王景亲自下令才行,这关系到收拢人心,维持君主名望的事,不能轻视。 还有一点。 王上率领四十万大军南征,屡战屡胜,等收兵回来,肯定要颁布大规模的赏赐,给立下功劳的士卒以及战死士卒的家眷赐田。 就算是要分田,也得等到军田赏赐完毕才行。 喧闹的码头,热闹的街道,繁华的城市! 原本的泗洪是一个军堡,但此时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容纳数十万百姓的大城市。 也是淮河以北的统治核心。 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奏疏送到这里。 沈翼看似没有上前线立下军功,但他坐镇后方,功劳同样不小。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