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家认了金大婶的那一份,也四口人呢,一共一百二十块钱。 修路按说是好事,但这好事未必就真都是赞同的声音。 有人赞同,有人就反对了。 为啥? 钱太多了。尤其是家里人口多的人家。五六口人下来,小两百呢。从哪弄着两百块钱去? 就有人说了,你们修你们的路,反正我们一年半载的也不去一趟县城,也不走你们修的路。 爱修就修去呗,跟我有啥关系? 所以,这真不是说谁能振臂一呼,王霸之气喷涌而出就能一定乾坤的。 不管村里怎么磨,林雨桐和四爷都没工夫搭理。他们户口不在村里,多说话属于多管闲事。 两人骑着自行车下黄河滩了。 这回跟其他时候去不一样的。以前都是两人,路上很少能碰到同路人。这次则不同,骑自行车的一溜一串的,都是朝一个方向走的。 路上还有认识的小媳妇跟林雨桐打招呼,“又去看黄河去?” 林雨桐含混的应了一声,“你们这是干嘛去?” “耙花生去。”小媳妇应了一声,自行车蹬的飞快超了林雨桐的车。然后遇到路上的坎子,自行车小跳起来一下,落地重新登上又骑。破烂的路把人训练的个个都能成自行车选手。 林雨桐恍然,所谓的耙花生,就是把人家收了的花生地重新再捡一遍。 花生那么小的东西,散落在地里是很正常的事情。翻检翻检总有些收获的。要是在地里能找到个田鼠洞来,那就最好了。一个田鼠洞里,少的也能找出半袋子,多的一两袋子也有。算是把田鼠预备的过冬的粮食洗劫一空了。 这花生捡回去捡的多了,卖了够买油盐酱醋的。少了也没关系,自家炒了就够孩子们吃的了。 这也算是叫粮食颗粒归仓了,没啥不合适的。就跟当年在兵团捡散落在地上的黄豆一样。黄豆都能一个个的捡起来,更何况是花生了。 两人也没真去河岸上,反而是去了玉米地里。 本来想看看这玉米秸秆怎么办,结果现在没法着急了。因为地里也有拾荒的人。这么大面积的地,肯定也有落下没摘的玉米棒子。看见地头停着不少自行车,就知道拾荒的人还不少。 那这就不能急了,怎么也得等这些人齐齐翻检几遍。 两人无功而返,骑着去骑着回来,这就折腾了小半天的时候。 到家的时候清宁已经放学了,这次不光是放学了,还放假了。放秋假!帮忙收庄稼的。 这个假期十天,上学每个孩子得缴纳玉米五斤。这是对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四年级往上,得十斤。 小老太才不叫清宁去呢,“咱家自己地里的都是别人去捡的。”帮忙就帮忙,干啥叫孩子给缴纳粮食。开学收的学费还少了? 最后这些粮食只怕都是落到老师的兜里去了。 清宁嘟着嘴:“学校收咱五斤粮食又发不了财,咱们没那五斤粮食也穷不了……” 有点嫌弃小老太啰嗦。 臭丫头,嘴上嘚吧嘚吧一套一套的,说话跟老鸡蛋似的。 林雨桐说她:“好好说话。”也不知道像谁,不说话就不说话,一说话就噎人。 清宁半点也不把她妈的话放心上,扭脸却问:“妈,给我也做麻饼吧。” 麻饼跟桃酥有些像,如今镇子上有做那个的。 不是说拿钱买多少斤。而是你拿面粉鸡蛋糖这些东西来,我按斤数收取一些加工费。 孩子们的零食少的很,平时谁又舍得拿钱买?有这种自家出粮食的就能加工出来的东西,有孩子的多多少少的都给孩子弄一些。 m.nanCHANG7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