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大姨妈来了,不大舒服,就一更,大家权且看着吧。 ### 关于上上章,荨娘进屋后看到满屋的鞋子,我写了一个“错到底”,不是笔误,错到底是一种双色鞋底的高底鞋名,有看过《□□》的读者菌可能还记得书中有一段讲到潘金莲和李瓶儿她们商量做鞋穿,做的便是“错到底”这种鞋子。□□是明人假借宋代背景写的,我这里也是架空宋朝背景,所以有些风物习俗是借鉴宋朝的。 对了,这里要改个设定。荨娘见婆婆那章,我写二娘子的儿子,也就是重韫的侄子升官做了开封府尹,这里把官职改一下,改成大理寺少卿(就是个查案的官,你们可以这么理解)。那天脑抽,开封府尹这官太大了些,在宋朝大多是由储君兼任的。 ### 【10/23】我又上来啰嗦了。这章下去就要开启本章重要剧情了,慢慢地反派boss也要粉墨登场了。支线繁杂,我有点卡文,今晚需要停下来再好好捋一捋剧情线,大家别嫌弃我呀,下周有时间我会再爆个双更补偿你们的,么么~·~ 第127章 有了? 汴梁城内,胭脂胡同。 这两日放晴,地上的雪俱已化了,未曾甃得地砖的泥土路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黄泥坑子,不小心踩上一脚,便溅得一身泥点子。 一青衣道士带着个眉目柔媚的小道童一路穿街过巷,走到了胡同尽头的一栋小院前。那青衣道士抬手在门上拍了两下:“有人吗?” 唤了两声无人应答,重韫便将随身携带的铁剑插/入门缝内,手腕略略一抬,直听得啪嗒一声,里头的门栓便掉落在地。 荨娘牵着重韫的袖子,想也不想便道:“道长你还会撬门呐。” 这门“手艺”自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重韫任她扯住自己的袖子,推门而入,只见院内一栋两层小楼,户牖的木色发黑,逼仄狭窄的庭院中立着一个木架,架上放着几个笸箩,荨娘走过去看了一眼,只见笸箩内晾着一堆干花,用手捏一捏,居然有点潮。可见是自昨夜起便一直放在院中,吸收了一夜的潮气所致。 “人跑了。”她下定论。 昨夜丁元修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跑到山顶小院找重韫求救。重韫罚过他以后,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这个徒弟纵使不是他想收的,可怎么说也已经拜入他门下了。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孩子虽然顽劣,又何尝不是因为他放纵之故。 他这边把责任揽得紧紧的,却不想这徒弟收进来不过一年,他今年在崂山上也不过才待了两个月不到,若真要说谁的过错最大,那自然是丁谓侍郎,这位“老子”大人的过错最大。养不教,父之过嘛。 丁元修画完了符,便被他们提溜出来“审问”了一番。丁元修眯着眼睛,盯住荨娘看了好一会,看得重韫几乎忍不住想往他那双小贼眼上糊上两张黄符,他才突然一拍大腿,道:“我想起来了,那日我和一些故友在酒楼里喝酒听曲,那群唱曲的清倌人身上熏了香,我身上的味道一准儿是从她们身上传过来的。” 话说到这里,再问不出什么来。 天一亮,各司衙门点卯上工,本是开封府收了这个案子,可那眼毒的胥吏打开裹尸的竹席一瞧,当下便认出死者是嘉怡公主的驸马。死的是个皇亲国戚,兹事体大,这案子立刻被转手到大理寺,由典狱提刑司协办。 新任的大理寺少卿是个能干的人,一审两审,便问出丁元修这层干系来。他也不是个怕事的,哪管那个小丁相公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徒弟,立刻亲自带了人上到玉清观国师舍下,将丁元修提走了。 丁元修临走前扒住门框,哀哀戚戚道:“师父,我去了。您可莫要不管我啊。师娘啊,您一定要快点来救我呀。” 重韫对此的回答是直接将大门关了。 荨娘见重韫这般不留情面,不由有些奇怪。她一问,重韫便说丁m.NaNChANg791.Com